媒体·马上见
【中国教育报】筑牢基石 奏响爱国主义教育协奏曲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厚重的新中国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以湖北省重点马院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湖北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协同大中小学思政课各共建单位,积极构建纵向衔接、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创新课内课外横向贯通的“大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从制度建设、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实效四个方面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协奏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重视制度建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持久性开展
整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联盟单位思政课专家学者、教研员、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力量,充分调研各学段学生对国情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了解状况,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立足地方红色文化底蕴,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设计、指导和研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持久性开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联动机制,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横向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纵向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综合影响一体联动、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建立评价督导机制,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各共建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考评体系和教育督导工作范畴,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要求思政课教师以身作则,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
二、深化课程改革,在磨课、研课中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聚合高校学科前瞻理论研究、各学段学校教学实践、名师工作室名师引领、全国优秀教师实例点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理论研究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从历史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传承红色基因;从现实社会热点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筑牢学生思想堤坝;在语文、外语、艺术等课程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合力效应。从历史中的爱国主义、现实中的爱国主义、课程思政中的爱国主义等多个维度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做好各级学校的纵向区分与衔接,讲出爱国主义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和时代广度。树立协同观念,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化爱国主义精神阐释、增强教育效果。
三、推动方法创新,通过体验式、访谈式教学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全方位发挥场馆育人功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效。太阳集团电子游戏虚拟仿真实验室引进全景思政教学资源,把学生看不到的红色场景(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全景等)和新中国的强国之路等运用VR技术带到教室,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纺织科技馆、荆楚非遗馆作为高校校本独特资源,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政元素,让广大青年学生在纺织科技的历史发展中感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荆楚刺绣的传承和流变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开展“井冈山精神代代传”等访谈式专题教学,带领师生回顾先辈们的革命岁月,教育青年学生胸怀“国之大者”,苦练才干,做爱国的新时代奋斗者。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大中小学师生共同观看了大学生编排的实景舞台剧《永恒的中山舰》,让师生“沉浸式”感受先辈们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斗争精神,引领学子铭记历史、立报国志、增爱国情。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载体,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四、立足学生受益,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增强学生获得感
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多届湖北省高校大学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比赛,这已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文化品牌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大学生讲思政课、社会实践理论宣讲、微党课评选、大中小学集体文艺汇演等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在师生宣讲、文艺演出、社会调查等活动之中,推动不同学段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和爱国主义责任感,突出了教学实效。
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7/25/content_642264.htm?div=-1